2018年11月24日 星期六

【掠像與造像】2018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年度主題策展


從來沒有預料在若干年後,我竟然有機會返回母校美術館,和國內多位知名攝影前輩與老師們一起參與【掠像與造像】主題攝影展,實在感到榮幸之至,但願老師們長期努力籌備策劃的展覽能獲得精彩迴響與非常成功,也歡迎喜愛攝影藝術的朋友一同前來共襄盛舉與參觀指教.


【掠像與造像】2018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年度主題策展

暨「2018大臺北藝術節」側拍攝影聯展:

       期:2018124日至1215日(09:00~17:00  週日休館)
開幕茶會:2018127()中午12
       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際展覽廳(教研大樓1樓)
主辦單位: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
協辦單位: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有章藝術博物館
展覽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
贊  助  人:李道真    先生


這個展覽活動是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張國治教授和姜麗華副教授,從計畫到執行,長達一年半之久的攝影聯展,邀請24位當今台灣知名的攝影家,包括李鳴雕和莊靈老師的作品,徵選符應【掠像與造像】主題的系列作品共71件,以及透過側拍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舉辦「2018大臺北藝術節」期間進駐藝術家創作的過程,讓觀者可以透過側拍的影像,觀看藝術作品在創作前與創作中的場景,體會藝術家創作過程的歷程與其創作時的精神。


並藉此探問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對「藝術、藝術作品與藝術家」三者之間辯證的途徑,究竟是藝術家是作品的本源,還是作品才是藝術家的本源,兩者看似相輔相成,彼此不可或缺,卻又不能全部包含另一方,但就這兩者關係來說,必須通過另一個第三者才能使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獲得各自的名稱,那就是藝術。但藝術只能在作品和藝術家的現實性的基礎上存在,何能成為一種本源?若藝術在藝術作品中成就本質,但甚麼才是藝術作品?

2018年8月26日 星期日

消逝的迴旋


            



也許你已在搜尋
消逝中的名字
在許多時分與夜之後
開始追逐動態消息
也在迷霧中留下蹤跡


腦海迴盪就像旋轉木馬
相隔咫尺卻怎也觸碰不到
傻傻的期待.....又失望
不曾擁有何謂失去的懷念
只因無法圓夢選擇沉默放下


我們總在複製著一些傷害
理性現實抹煞了曾經美好
藏好的傷永遠會被痛找到
以為感性就像萌般享有特權
而你卻給了我包著糖衣的苦果


你覺得分別也能有趣的活著
於是我將自己的生活過成頹喪
原來...僅有一生慢慢錯過的
卻要花上整整的一生來等待
別後方知...明日又相隔天涯


                                              frank   2018


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一葉知秋


 
最後留下的~是一直陪伴在你身邊的人,繁華塵囂後;一切的一切都將會成為過往雲煙.....


黑暗溫泉 ◎顏艾琳
  
如果生活很累
道德很輕,
那麼
卸下一切
投入黑暗中吧!
 
黑暗的底層
是我在等待,
為了誘引你的到來
我將空氣搓揉成
秋天森林的乾燥空氣,
適合助燃
我們燃點很低的肉體。
 
讓你來汲取我的溫潤吧!
即使再深的疲倦
都將在黑暗的溫泉裡,
洗褪。
 

2018年2月22日 星期四

如果有來生


上海 Shanghai  ~ 2016


         佛說: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 換今生一次的擦肩。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憶。


與您分享:

人生的旅途中,最有價值的遇見,是在某一瞬間重遇了自己

那一刻才懂:走遍世界,也不過是為了找到一條走回內心的路

您若想得到這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就必須先得讓世界看到,最好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