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我的影像視界 (五) 流動的生命線.....

   



2015第20屆大墩美展【攝影類】入選    (10/24~11/11 台中市文化局大墩藝廊展出)



一.〈 流動的生命線〉Flowing lifeline 拍攝於台北市西門町   Ed.20


        在這充滿思念的土地上,人們徘徊在夢想與幻想之間,許多遠離家園的人們一起來到這個城市築夢,永遠為了生活和周遭的人們競爭與周旋,一些失敗者自然也會悄然的消失於茫茫人海中,麵包、愛情、與慾望,早已將鄉愁掩蔽並不斷的撕裂人心,最後剩餘的良知價值觀也真是少的可憐,然而歲月也隨著時光悄悄流逝了,如今夢依然在做,生活仍然在過,這生命風景承載著人生的多少悲歡離合.


西門町幾乎是大多數人從小以來的回憶,因位於台北城的西門外,因此得名,在1980年代中期以前,西門町為長期代表臺北最繁華的娛樂流行聖地,隨著時代的變遷它的風貌也一直在蛻變,也許有一天它或許會消失,但記憶和影像卻會永存於世.


照片裡有約會的情侶,舉廣告牌和遊行工作者,公車計程車穿梭其中形成雙色醒目車軌,出現在大樓中的教會,影城徒步區無數的晃動人影,人物裡有靜止的也有動態流動的,搭配著「周杰倫」引人注目的機車廣告看板,說明了來自這個時代的過程脈動與歷史變遷,而我只是利用相機紀錄下了屬於我們的時間與我們的夢想.



「大墩美展」與「磺溪美展」是國內前三大公辦美展,而大墩美展是唯一國際徵件的公辦美術競賽,作品素質之整齊被去年的評審團召集人莊靈老師喻為甚至已經超越了「全國美展」作品水準之演出,並達到了真正國際級的專業水平,而磺溪美展也將會於年底巡迴展出於多個縣市. 




2015第16屆磺溪美展【攝影類】入選    (9/29~11/1 彰化縣立美術館展出)  



.〈 逐夢城市〉Chasing the dream city 拍攝於台北市東區   Ed.20

        在這藝術;科技與歷史文明匯集的現代化都會裡,人們徘徊在夢想與幻想之間,許多遠離家園的人一起來到這個城市逐夢,集合了所有人的力量,於是城市發光發熱並也聲名遠播了,不過背後還真是有許多無名英雄默默的在付出,用生命換取支撐著年輕人如浪濤般一波一波的來到這裡打拼,追逐偉大的夢想,如果人們都能不忘初衷而能為我們的家園多付出一些,這個城市將會永續存在與更佳美麗.


這一系列作品原本是以彩色拍攝,為了呈現出悠久的歷史紀錄,最終決定以黑白加上少許的彩色來表現作品所代表的時代意義,為了能夠在白天拍攝具有流動感的人,而且要兼具作品的細膩質感,因此事前的研究和準備工做花了近一年的時間,這段時間裡我研讀了一些攝影理論並自創了「時空概念」(Temporal and Spatial concept ) 攝影法,並以「分區曝光法」(Zone system 1941-安瑟亞當斯的理論來實際運用於拍攝的當下,在不斷的嚐試和數種技巧運用下完成了心中的創意,我希望將平面的影像變成有立體感,並讓原本凝結的平面照片影像,產生流動感,形成有生命力量表現的立體影像.



(>>繼續閱讀全文.....)


        時間如洪流般逝去,我們在改變,所有的人都在改變,有人思想迴蕩在過去,有人想望著未來,許多以往的友人與舊識穿越時空與你在現在相會,那是奢求的幸福感覺,無論是生活、工作、或拍照,感覺一直都像是獨自活在無止境的未知裡,在懵懂中追求自己未來的命運時,偶爾感受到上帝的眷顧,即使有時身體極度疲憊,內心卻也常甘之如飴.

去年開始我著手嚐試從來沒有過的創作方式,然而靈感的啟發是來自一位外國攝影師拍攝的一系列作品讓我非常喜愛,我自2012年底開始參與美國IPA(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的國際攝影賽事,原因是我受到國外攝影師的精彩作品所著迷與啟發,原來才知道攝影也可以像繪畫般一樣讓人驚訝於無限創意的可能.

        


曾讀過的一段當代攝影文分享:


    當代藝術裡面的影像書寫已經有別於傳統對攝影作品的認知,論及現代攝影,不只是將影像當做美感經驗的探究而已,當代藝術家運用影像探討社會議題,更容易在觀者的視覺裡面與社會真實面連結,一般而言,當代藝術家創作新作時,基本上和大型科學研究或電影製作沒有兩樣,需耗費大量時間物力和精力.


例如,在當代攝影中不可忽略的二位重要攝影家,德國攝影師Andreas Gursky,多以大場面高消費與全球化商業場景做為主題,狀麗的人造景觀象徵資本主義面貌,而加拿大攝影師Edward Burtynsky,則以鏡頭紀錄被資本主義糟蹋過的地球面貌,其影像有著對自然、環境、全球化/工業化、和人性的深層反省.這兩位攝影師甚至全世界很多攝影藝術師的共同點在於也許他們的作品實際拍攝的時間很短,但新作的產生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甚至以十年為計算單位,再加上巨大的財力和心力研究,才以影像藝術呈現資本主義面貌的反思,一如攝影大師麥那懷特Minor White(1908-1976)曾說:「 It's not what it is, it's not else it is.」的深層思索.




*以下節錄一段攝影家黃華安的文章,值得省思~


詩光墨影~黃華安攝影專欄系列之十、如何使自己的攝影作品與眾不同?


    在人手一機、器材與後製軟體推陳出新、FB盛行的時代,晨昏大景、名山勝水的照片比比皆是,美則美矣,但是要呈現出拍攝者的個人特色卻越來越難,問題何在?


那就是大家都一窩蜂地在拼器材、拼技巧,卻忽略了藝術創作最重要的內容獨特性。如果每個人都在追晨昏、追大景、追節慶祭典等,以現在網路資訊發達,君不見任何一個熱門景點、事件、現場總是早早就被相機及腳架擠到水洩不通?很多攝影人還因此起爭執,甚至因不守規矩,被主辦單位及參觀民眾列入不受歡迎者名單。結果呢?拍出來的成品大同小異,再好的影像很快也變成一窩蜂的流行與複製。於是,曾幾何時,拍照竟如同朝聖趕集般,拍不到的人徒呼荷荷、心想下回再來補考;拍到的人也不過是「我終於拍到了 !」,PO上FB炫耀一下、被按個讚,就再繼續追逐下一個熱門標的。如此年復一年下來,試問有多少的大景與事件可以被追?有多少的攝影熱情可以長期持續?更重要的是,有多少的照片是真正屬於個人的作品、可以引以為傲、流芳後世的?



後記:

        因此我認為有些照片並非只是單純的按下快門,影像的本質就是畫面裡事物顯現的狀態,為了還原曾經真實的存在,必須反覆的推敲思索,創作時往往需耗費許多的時間精神與心力,反觀國內普遍在教授攝影理念上大多一成不變的法則,不僅少了創意,作品的藝術內涵也可謂是了無新意,從每年國際重要攝影展覽競賽脫穎而出的年度最佳攝影師,幾乎多是歐美攝影師為主便可窺知一二.

許多無違和感的作品被錯誤定位那才是合乎常理,殊不知如此的審美觀念早已令台灣與歐美在藝術領域上的認知差異背道而馳漸行漸遠.....不過我卻非常認同台灣藝術一哥吳天章(2015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藝術家) 的說法,他認為:藝術創作就是要有"違和感"的論調,吳天章自認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充滿了"假"與不真實的現實生活裡,於是他運用了鏡頭把這些假象的人、事、物,真實面貌完整的紀錄後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 影像/文字  kuo hsing Lai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