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4日 星期六

【掠像與造像】2018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年度主題策展


從來沒有預料在若干年後,我竟然有機會返回母校美術館,和國內多位知名攝影前輩與老師們一起參與【掠像與造像】主題攝影展,實在感到榮幸之至,但願老師們長期努力籌備策劃的展覽能獲得精彩迴響與非常成功,也歡迎喜愛攝影藝術的朋友一同前來共襄盛舉與參觀指教.


【掠像與造像】2018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年度主題策展

暨「2018大臺北藝術節」側拍攝影聯展:

       期:2018124日至1215日(09:00~17:00  週日休館)
開幕茶會:2018127()中午12
       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際展覽廳(教研大樓1樓)
主辦單位: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
協辦單位: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有章藝術博物館
展覽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
贊  助  人:李道真    先生


這個展覽活動是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張國治教授和姜麗華副教授,從計畫到執行,長達一年半之久的攝影聯展,邀請24位當今台灣知名的攝影家,包括李鳴雕和莊靈老師的作品,徵選符應【掠像與造像】主題的系列作品共71件,以及透過側拍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舉辦「2018大臺北藝術節」期間進駐藝術家創作的過程,讓觀者可以透過側拍的影像,觀看藝術作品在創作前與創作中的場景,體會藝術家創作過程的歷程與其創作時的精神。


並藉此探問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對「藝術、藝術作品與藝術家」三者之間辯證的途徑,究竟是藝術家是作品的本源,還是作品才是藝術家的本源,兩者看似相輔相成,彼此不可或缺,卻又不能全部包含另一方,但就這兩者關係來說,必須通過另一個第三者才能使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獲得各自的名稱,那就是藝術。但藝術只能在作品和藝術家的現實性的基礎上存在,何能成為一種本源?若藝術在藝術作品中成就本質,但甚麼才是藝術作品?